新加坡的竞争教育VS芬兰的快乐学习,两种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思考什么?

作者 Kate, 2019-10-31 00:00:00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未来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教育?是精益求精、充满竞争意识的新加坡式教育,还是芬兰式的快乐学习?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档台湾纪录片《未来学校》。纪录片比较了亚洲教育模式实践者新加坡和欧洲教育王者芬兰,将两国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

 

分流机制下的新加坡竞争教育

新加坡,一个面积仅有洛杉矶三分之一的国家,在三年前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中却超过世界其他教育强国登顶榜首,并获得数学、阅读、科学三项第一。

如果仅从学术成绩来看,新加坡教育的收获不菲。新加坡孩子的学业水平也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这个拥有强大教育体系和最优秀孩子的亚洲强国本应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但让人难以忽略的是光鲜背后许多家庭承受的永远的伤痛。

2016年5月,一个11岁新加坡男孩,从十七层的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就在这桩悲剧发生一年前,27名新加坡小学生约好在岛上自杀。

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自杀率是困扰新加坡多年的难题。据相关报告,2018年新加坡自杀率比2017年高出10%,10 - 19岁男性自杀人数创下28年新高。

截至2019年5月,给新加坡援人协会写邮件求助的人中,有78%是10 - 29岁的青少年,求助比例增长了56%。在24小时援助热线中,22%的少年表达了自杀意图。

看着这些惊人的数字和不断曝光的青少年自杀新闻,我们或许会反问:以摧毁孩子身心为代价换来的冠军,值得吗?

 

谈到新加坡的教育竞争压力,就不得不提当地的分流机制

对很多新加坡孩子来说,小升初成了决定他们未来二十年人生走向的关键。那些能进入最好中学的孩子,相当于提前拿到了未来进入高等学府的入场券。

 

而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只能被迫接受在技校学习,毕业后找一份体力活糊口的命运。

这也意味着只有那些最出色的孩子才能得到国家给予的最优质资源,而差生只能成为分流制度下的牺牲品。这也无形中营造了新加坡国内激烈的竞争氛围。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要开始人生的艰难旅程,除了在校学习,放学后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做大量作业到很晚。

和香港一样,无处不在的补习班也是新加坡的教育特色。据悉,新加坡补习班在过去十年翻了两倍,许多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心声是“累,难以言喻的累”。

但这种追赶永远无法停止。学校默认学生们都上过补习课,而增加了课业和考试难度。没上过补习班的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在每次考试后落到榜末的位置。

分流带来的是家长们的焦虑情绪,是孩子们面对残酷现实时的通透。“现实是,小升初会决定未来。”也许,你很难想象这话竟出自一个新加坡小女孩的口。

那些熬过痛苦的孩子,进入了名校;但是那些难以承受分流压力负担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

但让人感到宽慰的是,新加坡政府也意识到分流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今年破天荒地对施行了50余年的小升初分流体系进行了改革。

其实,中国一些学校的竞争压力并不比新加坡低。或许学校和家长们可以从新加坡的例子中吸取教训,毕竟比起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否进入名校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芬兰教育的核心:崇尚快乐自由 让每个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与新加坡严肃、紧张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芬兰式的快乐学习。

看过周轶君拍的《他乡的童年》的朋友,也许会对芬兰学校里孩子们自由快乐学习的状态留下深刻的印象。周轶君刚进入校园,就看到一个女孩在她面前翻了一个跟头,一个男孩哼着歌向她走来。

轻松愉悦的氛围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一间阅读室里,你能看到有孩子躺着,边揉肚子边听阅读材料;有孩子靠着墙坐着,安静地看着电子书。

虽然有学校的老师说,芬兰的孩子现在太安逸了,可以看电视和玩游戏,缺少竞争意识,但令人羡慕的是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动摇芬兰在国际教育水准评比(PISA)中欧美“老大哥”的地位

作为一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芬兰却拥有全球最短的上课时间(一周五天,每天不超过六小时),作业量也少得惊人 —— 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

而芬兰的老师们会告诉你这是为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休息和睡眠。有研究表明,放松的孩子无论在学业还是认知上都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在芬兰的学校里,孩子们不用每天费尽心思地去争名次,与同学之间也从不互相比较。对他们而言,了解和探索世界才是更重要的使命。

芬兰教育崇尚对学习的兴趣比学习结果更重要。依靠北欧高福利体系,芬兰几乎每所学校都拥有“名校”的一流教学水准。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免费就近入读的福利,并在学校中得到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

芬兰学校的老师们每周都在忙着接待来自各国络绎不绝的考察团。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访问团都曾拜访芬兰学校,希望了解芬兰教育的精髓。

但是,芬兰的教育模式是很难完全复制的。想要推行这一模式,一方面离不开芬兰的高福利环境,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的高素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芬兰,想成为一名教师,需要以芬兰本国前5%的成绩考入教育学校,一路读到硕士,并完成实习考核等种种考验。

但通过这种方式选出的教师均是芬兰实力一流的教育人才。教师在当地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在教学上也拥有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不必接受来自校方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约束。

 

                 

 

而且和瑞士一样,芬兰也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各种创意课堂上,孩子们能自由选择喜剧表演、烹饪、寻宝游戏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找到兴趣与知识的交汇点,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其实,无论是新加坡的竞争教育,还是芬兰的快乐学习,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竞争化的环境下,我们的孩子不能完全失去竞争意识,适当的紧迫感会让他们走的更远。

但如果我们能同时融入芬兰式的快乐学习,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和充满创造力的学习氛围中成长,对他们而言也许会是更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