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带你走出中国学生常见的逻辑误区

作者 Kate, 2019-08-19 00:00:00

在电影《教父》里有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这里的“本质”指的就是逻辑,它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命运走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逻辑”列为七门基础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

欧美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孩子逻辑能力的培养。在美国国家天才儿童协会对“天才儿童”的特征描述中,“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了最高的权重。

但很可惜,中国并没有给予逻辑学足够的重视,致使很多中国学生在长大后仍缺乏最基本的逻辑常识,犯的各类逻辑错误也令人啼笑皆非。

为了帮助同学们走出思维中常见的五大逻辑误区,也为了给家长们提供孩子逻辑启蒙的教材,Kate想向大家推荐一部BBC的纪录片《逻辑的乐趣》(The Joy of Logic)。

这部纪录片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价值,从著名的理论入手,带我们走近逻辑的世界,体会逻辑背后的乐趣。片中的案例浅显易懂,幽默感十足,非常适合作为一部启蒙片。

在谈论这部纪录片之前,先和大家分享著名学者宋怀常在其著作中指出的“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

中国学生常见的五大逻辑误区

1、概念模糊

概念模糊是中国人的通病。在讨论问题时如果是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就完全无法开展后期的讨论了,也意味着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比如,我们对美丽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在西方人眼中,国际超模吕燕是独具魅力的东方美人,她的相貌却不太符合国人对美女的定义。

甚至连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也含糊其辞,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管理人才。

但对于什么是应该,怎样算更多和培养,管理人才的定义又是什么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这就是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体现。

连谈判代表的思维都不够严谨,很多普通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2、不懂集合概念

很多中国学生常将群体特点与群体中每个个体的特点混淆。我们在谈到南方人善于做生意,这里的“南方人”是集合概念,但并不代表每个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

同理,这篇文章提到中国学生常见的五大逻辑误区中,“中国学生”也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对号入座。

3、不合情理的类比推理

在中国非常流行还有使用一些带有类比的谚语。但使用类比实际上是抽象思维能力不够的表现。

像是“无风不起浪”就很不合理,先不说无风也能引起印度洋海啸,即使是它代表的第二层内涵也有不成立的时候。

相比类比,不如学习善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学常用的方法进行论证。这会让你的话更具说服力,也更有分量。

4、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

二元思维是最容易被同学们忽略的逻辑错误,也是中国人常见的思维模式。

其实在很多历史教材中就能看到这种思维的运用,比如我们常把历史人物分成圣贤、英雄等好人和奸臣、暴君等坏人。孔子、孟子、诸葛亮几乎被捧成毫无缺点的完人,而另一些被妖魔化后的历史人物简直成了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

虽然在提到非黑即白的理念时,绝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这是一种小孩子才容易有的思维误区。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个误区,无法正确认清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一个典型例子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富二代,这个词在媒体的早期报道中是一个贬义词,形容那些挥霍无度的富家败家子。

但是很多富家二代其实非常努力,也很自立,更是积极投身各类公益事业。我们还很容易仅凭局限的了解和刻板印象就给某一地区或是某一职业的人群挂上莫须有的标签。

5、曲解话意,错误推理

我们有时还会在与他人的谈话中发现这种现象:明明你的话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但别人却把它曲解成另一个意思,还根据自己的错误理解对此进行推理反驳。

由于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多次公开谈论同性恋的问题。这让一些人误以为她是支持同性恋的,因而站出来评论攻击,表明同性恋不宜提倡的立场。其中就有自称某医学院的教授。

但事实上李银河从来没有说过要提倡同性恋,只是提醒政府和公众要正视,而不要视而不见。

所以这些人的逻辑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再说拿出教授的身份来加重话语的分量,反而显示了无知和格调低下。企图用这种混乱的逻辑讨论出一个结果简直是天方夜谭。

 

《逻辑的乐趣》

——小学生也能看懂的“逻辑学”

BBC的纪录片《逻辑的乐趣》(The Joy of Logic)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将深奥的逻辑概念融进生动的故事,这能让小朋友迅速破冰,爱上“逻辑学”这门看似高深的学科。

这部纪录片是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头的。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一个酒馆,侍者问:“你们仨都需要啤酒吗?”

第一个逻辑学家愣了一会儿,说:“我不知道。”

第二个逻辑学家也说:“我不知道。”

第三个逻辑学家却笑着回答:“嗯,我们都要啤酒。”

第三个人能做出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前两个人都没有给出否定性的回答,这意味他们都想喝酒。

所以轮到第三个人的时候,他理解了前面两人的潜台词,而他也正好想喝酒,所以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接着,纪录片就自然引出了逻辑的概念:逻辑不是知识,逻辑不生产知识。它所做的是提供我们一套严谨的规则,用来组织和运用知识。

然而,虽然这是一部连孩子也能看的纪录片,但在短短的片中对逻辑学的讨论却十分深入,将三段论、布尔运算、悖论等许多重要的逻辑概念的讲解都涵盖了。

全片对逻辑学的发展史沿着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从亚里士多德谈到《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从现代计算机理论先驱谈到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英国哲学家罗素和计算机之父图灵,讲述简洁又幽默。

在谈到三段论时,提到了苏格拉底幽默意味十足的哀叹。

人终有一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小前提);

苏格拉底终有一死(结论)。

每个三段论都成立吗?显然不是。BBC给出了两个反面案例:

前提一:所有猫有四条腿。

前提二:我的狗有四条腿。

结论:我的狗是猫。

 

前提一:哲学教授很有头脑。

前提二:Peter Millican是哲学教授。

结论:Peter Millican很有头脑。

除了历史和概念讲解,全片还涉及逻辑的延伸应用。在解答孩子们可能会有的“逻辑有什么用”的疑问,主持人进一步介绍了逻辑在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应用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把逻辑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是一位叫GeorgeBoole的数学家,他发明了and,or,not等数学符号,也就是著名的布尔逻辑算符。

片子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些符号。“X”代表毛茸茸的东西,“Y”代表会汪汪叫的。“and、or、not”就是用来整合这些种类的事物。

X And Y(图中黄色部分)指的是毛茸茸还会汪汪叫的东西,例如小狗。

X Or Y(图中蓝色部分)指的是毛茸茸,或者会汪汪叫的东西,例如小兔子。

Not X And Not Y(图中红色部分)指的是既没有毛,又不会汪汪叫的东西,例如主持人。

更重要的是,George Boole还开创性地把“1”和“0”分别对应“正确”与“错误”。这是一种全新的逻辑推理形式,影响了后来的计算机语言 —— 二进制。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布尔逻辑是如何被用来计算的,主持人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符号,通过一个游戏来模拟计算机的计算过程。

事实上,每次你看到计算机在运行,无论是两个数字相加,还是计算股票市场,在计算机内部,都是用布尔型逻辑在计算。

可见,逻辑正无声无息地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酒吧到金融市场交易所,从古老的哲学到新潮的人工智能科技,都有逻辑的身影。

在《逻辑的乐趣》这部片子中,相信无论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会发现逻辑的魅力,爱上这门深奥的新兴学科。

它也能帮你走出常见的逻辑误区,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地运用逻辑学常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