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朋友发给我一篇热文:《生孩子之后不恨老公的5种方法》。文章的内容嘛,看标题就一目了然了(虽然颇有煽动之嫌)。而对我来说,真正有趣的是它在我的朋友们中间引起的辩论。
朋友们中有一派(大多是职场妈妈)强烈感到精力不足。拥有自己的事业,令她们不得不奔忙于工作、家务和孩子起居之间。她们继续在外面工作,有些是出于经济考虑,有些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到自己需要兼顾两头,而丈夫却可以专心做好工作,她们有点不平。她们说,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就是这样:想有事业的话,你就得全都自己来。而这种观念是建立在传统的性别分工上的——男人赚钱养家,女人持家。尽管在这些中上层阶级的家庭里,夫妻双方大多是合力抚育子女的,但做饭、购置日用品、孩子穿衣问题等属于日常后勤和身体照顾方面的事务依然绝大多数要由妈妈完成。
另一个阵营(多为全职妈妈)则认为:这些事当然该由我来做啦,既然我有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照顾孩子。这个人群把持家和育儿看作自己的工作,把孩子排在事业之前,却并非都由老一辈构成,而是混合了X代、Y代和千禧代。这缘于选择的丰富,坚定的信念(为了更多家庭时间宁可放弃某种生活方式),或只是权宜之计(比如恰好作为外国人在中国居留一段时间!)这个群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认为呆在家里更好,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曾经在外工作,“从来见不到孩子”。她们还相信和丈夫相比,自己作为女性,拥有强大的“自然本能”,更能胜任呆在家里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
不过,还有一个很小的群体认为,只要去做自己擅长的工作就好了,与性别无关。所谓“妈妈的工作”,谁能做好谁就来做,如果家里男人负责赚钱、女人负责持家,那也只是巧合而已。
我个人第一次直面这个问题是在几年前,当时3岁的女儿当众骄傲地大声宣布:“长大以后,我要当一位妈妈,就像我妈妈一样!!”我不知该畏缩、羞涩地笑、捂住她的嘴,还是跑开找个地方躲起来——看大家的表情好像这才是我该做的。我到底教了女儿什么?我开始反思我给她树立的榜样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她并不知道我也在工作,因为我都是趁她睡觉或在幼托机构的时候写作的。所以,在她眼里,我整天都在照顾她和做家务。这是我不好。
为什么这突然让我感觉不对了呢?养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冲破性别壁垒,而是在充分受教育之后,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我们只希望孩子们明白,除了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还有其它的选择。这难道不正是大多数父母想要的吗?
所以现在,我不仅会着意当着两位女儿的面写作,我还骄傲地公开谈论此事。这也是我作为妈妈的工作中的一部分!